一、学校概况
哈佛大学是美国一所综合性私立大学。哈佛大学在多项世界大学排名中位于前列,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五,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一,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二,年软科世界大学排名第一。从各个权威认证的排名中都可以看出哈佛大学的强大实力和世界级学术地位。
哈佛大学所在的波士顿地区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夏天平均气温27摄氏度,冬季多为雨雪天气,平均气温零下5摄氏度。这里的机构和企业数量众多,金融和咨询行业非常发达。哈佛大学本部占地85公顷,商学院及大多数的体育设施在波士顿的西边,占地公顷,一条横跨查尔斯河的大桥将两岸的校区连接起来。
截至年6月,从哈佛大学的校友中,共产生了8位美国总统。共产生了位诺贝尔奖得主(世界第一)、18位菲尔兹奖得主、14位图灵奖得主。
二、学校起源与发展
哈佛大学成立于年,是由马萨诸塞殖民地立法机关授权创办的一所高等学府,是美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学校初名“新市民学院“,第一届只有9名学生。年9月14日,牧师约翰.哈佛病逝,他把一半的积蓄英镑和余册图书捐赠给这所学校。年,为感谢以及纪念约翰.哈佛牧师在创立初期对学院的慷慨捐助,将学校更名为哈佛学院。
哈佛早期实际上是一所神学院,主要目的是培养牧师和让牧师受教育,它最初的十几任校长也都是牧师。直到19世纪中期,哈佛从本质上讲,还不是现代综合性大学,除了神学水平很高之外,其他学科专业都很一般,很难与今天人们心目中的世界一流名校联系起来。
对于当时的哈佛来说,急需有人来对它实施变革。时势造英雄,一位把哈佛从旧式书院真正转变成现代综合性大学的杰出人物应运而生,他就是美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艾略特在担任哈佛校长的40年间,呕心沥血,最终将哈佛办成了可与剑桥牛津比肩的世界一流大学。
艾略特
年,艾略特出生于波士顿一个富裕家庭家庭,家族里有多位哈佛毕业生。艾略特在哈佛主修数学和化学,年毕业后,成为了哈佛数学系的讲师和化学系的助理教授。年艾略特离开哈佛,前往欧洲考察和研究教育制度,走访了很多所大学。年回国后受邀担任新成立的麻省理工学院的分析化学教授。年,艾略特受邀担任哈佛大学校长,直到年退休,任职长达40年,成为哈佛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同时也是历史上最年轻的校长,在年担任校长时他只有35岁。
艾略特在任期间,以其卓越的治校理念和实践对哈佛大学进行了长达40年的改革,这一系列的改革使哈佛大学面貌焕然一新,为其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教育思想,对每一个人都有借鉴的意义。
三、艾略特的教育思想
(一)本土化的办学定位
艾略特认为,美国的教育一定要植根于美国土壤,而不是简单地从英国或者德国搬过来。他强调美国的特殊性,要创办根植于美国社会和政治传统的美国型大学。
(二)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办学精神
艾略特担任哈佛大学的校长时,“服务”两个字最能代表其办学精神,他在治理这所大学时在校园砖墙上写下这样的信条:进入本大学,在智慧中成长;离开后服务于国家和人类。艾略特作为校长深知大学的重要使命,主张培养专门人才来为国家和社会服务。这一基本观点逐渐改变了哈佛大学以培养牧师、官吏为目标的传统,并使哈佛大学开始面向社会和国家办学。
(三)各学科价值平等的教育内容观
科技的快速发展促使自然学科逐渐步入大学殿堂,是否将科学知识引入大学是美国当时高等教育界面临的问题。艾略特强调学科价值的平等性和知识的发展性,主张引入自然学科和实用学科。他指出:“哈佛大学认为在文学和科学之间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对立,我们反对在数学与古典文学、科学与形而上学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狭隘的选择。我们即将开设所有的这些学科。”
(四)教学和科研并重的大学职能观
艾略特强调:“大学有三个主要的直接功能。首先是教学,其次是以书籍等形式大量汇集已获得的系统知识,第三是研究,或者说是把目前的知识疆界向前推进一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掌握一些新的真理。”教学是大学最基本和最首要的职能。为保证教学质量和培养实用人才,艾略特反对传统机械的教学方法,主张创造更生动的教学体系。
此外,艾略特十分重视科研职能,主张科研是推动知识不断向前发展和帮助人类掌握真理的手段。艾略特讲,科学研究可以使人学会普遍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使人获得谦虚的品质,因为对大自然的探索能让我们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
(五)赋予教师和学生以自由的学术自由观
艾略特认为,好的教育是一种开放的,自行思考的教育。学校领导人要竭力保证学术自由的原则,使大学的学术质量得到保障。首先,赋予教师自由,教师有决定所教授内容的深浅度的自由,有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的自由。其次,赋予学生自由,学生有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课程和教师的自由,学生有权做出适合其发展选择的自由。
艾略特对哈佛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他开放了选课。选修制使哈佛课程门类和课程体系变得丰富,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受到不少学生的欢迎。据统计,在年哈佛大学仅有32名教授,开设73门课程,在艾略特离职时有名教授,开设了门课程。
四、校园环境
哈佛校园的建筑以殖民时期的红砖建筑为主,早期的建筑早已不见踪影,现在能看到的那些古香古色的红砖楼,最早是18世纪初修建的。整个哈佛校园环境优美,红楼绿地,既显示出哈佛的悠久历史,又贴近自然。
五、办学理念
哈佛校徽
哈佛的校徽:哈佛大学校徽为传统盾形,寓意坚守、捍卫;底色为哈佛标准色“绯红”。主体部分以三本书为背景,上面的两本书分别刻有“VE”和“RI”两组字母,下面一本书刻有“TAS”,共同构成哈佛校训中的“VERITAS”,“VERITAS”在拉丁文中即“真理”。
正如哈佛校训“真理”(Veritas)所言,哈佛的教育崇尚知识与真理。哈佛不会对本科生进行专才教育,而是推行培养“全人”的通识教育。哈佛大学认为不论学习任何专业,都必须有深厚的基础知识。因此,学校规定所有本科生除了主修课程外,还需按要求完成通识教育课程,包括美学与理解、文化与信仰、数学与简化解释、道德理解、生命科学、物理科学、世界与社会及美国与世界这八大类别,包含几千门选修课。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阶段、哈佛大学的课程都非常多元化,学生可选择空间极大。在哈佛,你很难看到两个一模一样的学生课程表。
哈佛的师生比例平均为1:7,哈佛大学一共为本科生开出了多门课,由于课程数量多,学生人数又少,因此大部分课都是很小的班,哈佛学生和教授们的关系比较亲近,教授对学生的印象都比较深。
六、校园文化
哈佛大学的体育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哈佛的运动队和竞赛项目十分丰富,涵盖了跆拳道、足球、篮球、曲棍球、游泳等等多个项目。在哈佛还有一些传统的体育活动,如校园马拉松、教职员工跳水比赛等等,这些活动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体育热情和运动精神。此外,哈佛大学与耶鲁大学一直体育竞争对手,这种竞争关系已经成为两校的一种传统。哈佛大学与耶鲁大学的体育竞争一向都非常激烈,当中以始于年的橄榄球赛事最受